谁都不会忘记谁、所谓的忘记只是心里那个人被取代了。
Vite
- Vite 是构建工具,高阶封装,Vite的官方定位是下一代前端开发和构建工具。
Vite 由来
实际开发中,我们在编写的代码往往是不能被浏览器直接识别的,比如ES6,TypeScript,Vue文件等。所以此时我们必须通过构建工具来对代码进行转换,编译,类似的工具有webpack,rollup,parcel.但是随着项目越来越大,需要处理的javascript呈指数级增长,模块越来越多。构建工具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开启服务器,HMR也需要几秒钟才能在浏览器反应过来。所以出现了Vite。
Vite作为一个基于浏览器原生ESM的构建工具,它省略了开发环境的打包过程,利用浏览器去解析imports,在服务端按需编译返回。同时,在开发环境拥有速度快到惊人的模块热更新,且热更新的速度不会随着模块增多而变慢。因此,使用Vite进行开发,至少会比Webpack快10倍左右。
Vite 组成
- dev server:利用浏览器的ESM能力来提供源文件,具有丰富的内置功能并具有高效的HMR
- 生产构建:生产环境利用Rollup来构建代码,提供指令用来优化构建过程
Vite 特性
- Instant Server Start —— 即时服务启动
- Lightning Fast HMR —— 闪电般快速的热更新
- Rich Features —— 丰富的功能
- Optimized Build —— 经过优化的构建
- Universal Plugin Interface —— 通用的Plugin接口
- Fully Typed APIs —— 类型齐全的API
Vite 安装
1 | npm install vite -g //全局安装 |
Vite 原理
- ESM
- ESM的对外接口只是一种静态定义,为编译时加载,遇到模块加载命令import,就会生成一个只读引用。等脚本真正执行时,再根据这个只读引用,到被加载的那个模块内取值。由于ESM编译时就能确定模块的依赖关系,因此能够只包含要运行的代码,可以显著减少文件体积,降低浏览器压力。
- esbuild
- Vite 对 js/ts 的处理没有使用如 glup, rollup 等传统打包工具,而是使用了 esbuild。esbuild 是一个全新的js打包工具,底层使用了go,大量使用了并行操作,可以充分利用CPU资源。esbuild支持如babel, 压缩等的功能。
- 请求拦截
- Vite 的基本实现原理,就是启动一个 koa 服务器拦截由浏览器请求 ESM的请求。通过请求的路径找到目录下对应的文件做一定的处理最终以 ESM的格式返回给客户端。
- 热更新
- Vite 的热加载原理,其实就是在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了一个 websocket 连接,当代码被修改时,服务端发送消息通知客户端去请求修改模块的代码,完成热更新。
- 服务端:服务端做的就是监听代码文件的改变,在合适的时机向客户端发送 websocket 信息通知客户端去请求新的模块代码。
- 客户端:Vite 中客户端的 websocket 相关代码在处理 html 中时被写入代码中。可以看到在处理 html 时,vite/client 的相关代码已经被插入。
Vite 和 Webpack
Vite 缺点
- 和 bundle 机制有利有弊一样,unbundle 机制给 Vite 在 dev server 方面获得巨大性能提升的同时,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,那就是首屏和懒加载性能的下降。
- 目前 Vite 还是使用的 es module 模块不能直接使用生产环境(兼容性问题)。默认情况下,无论是 dev 还是 build 都会直接打出 ESM 版本的代码包,这就要求客户浏览器需要有一个比较新的版本,这放在现在的国情下还是有点难度的。不过 Vite 同时提供了一些弥补的方法,使用 build.polyfillDynamicImport 配置项配合 @vitejs/plugin-legacy 打包出一个看起来兼容性比较好的版本。
- 生产环境使用 rollup 打包会造成开发环境与生产环境的不一致。
- 很多 第三方 sdk 没有产出 ems 格式的的代码,这个需要自己去做一些兼容。
构建工具和打包工具区别
- 构建过程应该包括 预编译、语法检查、词法检查、依赖处理、文件合并、文件压缩、单元测试、版本管理等 。
- 打包工具更注重打包这一过程,主要包括依赖管理和版本管理。